实验室监管存漏洞 实验室安全隐患如何降低

日期:2013-04-20 11:11
浏览次数:832

      摘要:剧毒药品,这个与普通人相隔甚远的名词,因为近日的复旦投毒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实,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里,师生们天天与剧毒药品打交道,使用者是如何保证安全的,实验室又是如何管理的,记者探访了中科院及中国海洋大学几所生物、化学实验室。

复旦在投毒案案发后调查学校实验室

      2013年4月16日下午15:23,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因抢救无效,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生命定格在了27岁。消息一出后,网友都唏嘘不已,希望严惩凶手,还其一个公道。目前媒体和校方各执一词,对于寝室饮水机检测出的有毒化合物来源,或为校实验室的说法,前者怀疑,后者否定。

      对于有毒化合物来自校实验室的说法,复旦大学表示,学校对实验室剧毒药物管理有严格的规定,投毒人不可能通过实验室途径获取投毒药品,网上的传言和媒体的报道都为不实,但也有行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国家有规定严格,学校实验室领取试剂非常困难,市场上或许也无法购买,但不排除投毒者经过精心策划,通过某种方式,私留微量试剂的可能。

      而媒体的怀疑,则来自于一条神秘短信。4月9日,黄洋的师兄孙某向导师反应,收到一条短信,提醒注意一种化学药物。而令人讶异的是,他们根据短信,在查找学校相关医学论文资料时,发现学校实验室的小白鼠在使用该药物后的症状与黄洋病发症状十分相似,而作者就是嫌疑人林某。据此,媒体不禁怀疑,是否因学校一方在实验室监管存在漏洞,导致嫌疑人有机可乘?但是,据警方最新消息,嫌疑人林某还未供述,有毒化合物的来源尚不明确。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

      实验室,对行业外人士来说,它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对于行业内人士来说,它是一个值得敬畏的地方,因为自己今后的所有研究成果或将从这里诞生。黄杨和嫌疑人林某本都各自在医药学领域,奋战在救死扶伤第一线,造福世人,然而一杯水永远终结了这一切。

      小编认为,无论凶手是从实验室或其他渠道获取有毒试剂,国家或校方实验室在监管上的漏洞,亦或其他原因,都无法掩盖凶手恶性本意。从目前案件来看,凶手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才行动的。小编不禁想说,本身的人格缺陷,不应归咎到实验室监管不力问题上。对于本身就有恶意的人来说,即是给他换一个环境,换一种生活,他仍然有可能对身边人、对社会,作出恶劣事情。

师生朝夕与毒相处

      截至4月18日上午,复旦大学遭投毒学生黄洋的尸检结果仍未出炉。据报道,毒物目前已初步确定 为一种名为“N-二甲基亚硝胺”的化合物。尽管此前复旦校方曾通过媒体表示,嫌疑人不可能从实验室途径获取投毒药物。但复旦的多名学生证实,案发后警察曾 带着投毒嫌疑人林某前往实验室指认,案发后学校内部还开会指出,半年前以及不久前实验室曾两次丢失过该药物。

      “其实很多搞生物、搞化学的实验室里的药品都属于剧毒药品。”18日上午,记者采访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以及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研究所的生物、化学实验室,实验室师生坦言,他们几乎天天与毒药打交道。

      在 中科院海洋所一间生物化学实验室,三名身穿实验服的学生正在做实验。一名男生正在通风柜内从一个棕色试剂瓶里往外倒药品,该男生手上戴了两层手套,即使这 样他的动作依旧相当小心。“这是三氯甲烷,属于有毒药品,一旦中毒会造成肝脏损伤,可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实验结束后,这名男生向记者介绍说,这样的毒 物是实验中必需的,即使不情愿也要天天打交道。

      “刚进实验室的时候看到那些标签上带着骷髅头的瓶子,我真有点后悔学生物。” 今年读研一的女生小张说,“这是做分子生物学实验的人都要用的溴化乙锭,也叫EB,它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遗传物质错配,有相当强的致癌性,而且还可 能是遗传性的,所以很多同学都是打着哆嗦来操作,但后来了解到溴化乙锭并不能通过皮肤进入细胞,所以相对其他的致癌物质已经算是安全的了。”小张相当平和 地向记者讲解与这些“恐怖”药品朝夕相处的经历。

推荐新闻